南昌大学档案馆

科学技术学院

发布时间:2017-09-29     阅读量:

         历史沿革

       2001年8月1日,由南昌大学与江西昌大产业集团共同筹建成立的科学技术学院,是一所本科综合性独立学院。
       2003年4月23日,教育部颁发《关于规范并加强普通高校的新的机制和模式试办独立学院管理的若干意见》(教育部教发[2003]8号文件),学院按照此文件精神启动组织独立学院规范设置工作。9月,通过严格选聘,组成了新一届领导班子。2004年6月,学院召开首届教职工代表大会。2005年1月15日,学院顺利通过了教育部对学院办学条件和教学工作的专项检查。2006年7月,根据南昌大学的有关文件精神,学院对青山湖校区南区的接管、移交、搬迁和规划建设工作全面启动,稳步推进。2007年2月,学院制定《科学技术学院机构设置方案》,对党群、行政、教学等部门和业务单位进行了设置和规范。5月,学院顺利完成青山湖校区南区大部分房屋及资产设备的移交、接收工作,学院的办学园区扩展为青苑、南区“一校两区”,实现了学院工作重心、教育主校区的全面转移。2008年,学院投资6,000多万元,经严格论证和招投标程序,主动邀请校纪检、监察和审计部门参与监督把关,完成了105个实验室建设任务,50万多册新增图书资料的采购、制作和上架工作,还完成了主要教学楼栋、图书馆的修缮任务,基本上满足了学院正常的办学教学需求。

       学院概况
       2001至2004年,学院结合自身办学条件和社会人才需求方向,参照南昌大学已设专业对应开设相关优势专业。学院建立之初设12个本科专业,2004年开设27个本科专业,2005年起陆续申报获批新增本科专业14个。
       截至2010年,学院有基础、人文、财经、理工、信息5个学科部,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系、外国语言文学系、政治法律系、新闻传播系、艺术系、经济贸易系、财务会计系、管理科学系、机械工程系、土木建筑系、生物化学系、计算机科学系、电子科学系、自动化系等14个系。设置41个优势本科专业:法学、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自动化、电子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土木工程、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英语、新闻学、艺术设计、建筑学、高分子材料与工程、环境工程、生物工程、旅游管理、电子商务、国际经济与贸易、信息与计算科学、生物技术、工业设计、制药工程、光信息科学与技术、过程装备与控制工程、市场营销、会计学、德语、车辆工程、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给水排水工程、软件工程、工程管理、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数字媒体艺术、物流管理、对外汉语、日语、通信工程、音乐学、金融学、动画。面向全国26个省区市招生,现有全日制本科层次学生13,092人。
       学院机构设置实行三级设置两级管理,即设学院、学科部、系三级,学院、学科部两级管理,系无行政职能。设有11个行政机构:院长办公室、人事处、计划财务处、教务处、学生工作处、招生就业办公室、科学技术处、国际交流处、行政处、公共安全管理处、资产管理处;院党委下设党委办公室(与院长办公室合署)、党务工作部(赋予组织、宣传、纪检监察等职能)、工会(与党务工作部合署)、团委(与学生工作处合署)。
       学院采取人事代理聘用制方式吸纳各类人才,现有专职人员641人,其中,专职教师349人、专职教辅人员121人,其中副高以上职称的83人,中级职称的107人。具有硕士学位的155人,具有博士学位的4人。

       教育教学
       学院坚持“教学以教师为本、育人以学生为中心”的办学宗旨,以教学质量为生命线,积极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创新,走特色办学之路。 
       教学管理求保障。学院十分重视教育教学管理,确保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组织修订了《南昌大学科学技术学院本科教学管理制度汇编》,建立健全了各项管理制度,使教学管理制度化、规范化。狠抓考风考纪,带动学风校风建设。重视督导督学,建立三级督导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教育教学和人才培养质量不断提高。
       教学改革求特色。学院从2004级新生开始实行完全学分制,围绕“基础好、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高级应用型创新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探索富有特色的人才培养模式,建立基础课程平台,实施模块式课程组合,重视实践教学,建立实习实训基地45个;实施主辅修制、第二学位制、双证制、设立奖励学分等,进行复合式人才培养;推行富有特色的课程设计模式,具体包括五大模块课程,即通识课、泛学科选修课、专业主干课、专业限选课和素质能力任选课。
        学生工作求创新。学院立足稳定,积极探索独立学院学生工作的新内容、新形式、新空间。积极推进思想政治教育的新“三进”工作,即进网络、进公寓、进心灵,使思想政治工作深入人心,落到实处。学院注重用健康的校园文化引导人,培养学生的人文精神:2004年学院内部杂志《青锋》创刊,2006年学院院报创刊,先后邀请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和社会名人来院为师生讲座、讲学;积极开辟第二课堂,大力扶持社团建设;注重打造特色鲜明,主题突出的校园文化活动拓展学生的综合素质。2008年,学院派出学生辩论队首次参加了在马来西亚马六甲市举办的第二届世界大专华语辩论赛,成为华东六省唯一一支独立学院代表队;2009年,学院成功举办首届中国独立学院辩论邀请赛、首届江西省独立学院“五四”诗会赛。
       实践就业求质量。学院多管齐下,群策群力,开启与校外各单位的全方位合作,建立校外实习基地44个。同时,学院多渠道开拓毕业生就业市场,通过组织大型招聘会、专题招聘会,建立学院网络求职站等方式拓展毕业生就业渠道。自2004年起,学院就业率连续六年位居全省独立学院首位,并被江西省教育厅评为“2007—2009年度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
       截至2010年,学生先后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大学生英语竞赛、大学生广告设计大赛等国家级、省级大赛中共获奖850个,其中国家级奖项356个,省级奖项494个。

       科研工作
       学院始终重视科研工作,努力为学院教师提供良好的科研平台,致力于提高学院的核心竞争力。2004年,学院组建学术委员会,制订和出台了科研管理制度和鼓励措施。近3年来,科研工作发展迅速,科研立项项目11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1项,省级纵向科研项目110余项,横向科研项目2个;获得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20余个,科研进账经费达到280万元;主办全国性学术会议2次。2001—2010年,学院在国内外发表各种科研论文144篇,其中在国外刊物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达9篇,出版发行各种论著、教材26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