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档案馆

1958年-1966年

发布时间:2017-05-06     阅读量:

 

合并后的江西医学院

(1958年-1966年)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军医学校
        第八军医学校是解放军总后勤部直接领导的一所军队学校,教职员工力量较强,设备较好,教研医体制较完善。1958年6月,经中央卫生部、总后勤部和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决定,该校与江西医学院合并,成为江西医学院的重要组成部分.
        解放战争胜利后,由第四野战军中南军区所属兵团、军、省军区创办了一批军队医学教育机构,作为培养和提高军队各级各类卫生技术人员的重要基地。这批医学教育机构有:(1)华南军区(十五兵团)卫生学校(曾改名为军医学校),1950年5月创建于广州市;(2)广西军区(十三兵团)军医学校(后统一改名为卫生学校),1950年4月创建于广西桂林市、南宁市;(3)四十四军卫生部干部训练队(曾改名为四十四军卫生学校),1950年12月创建于广州市;(4)河南军区卫生学校,1950年12月创建于河南省开封市、商丘市;(5)四十二军卫生干部训练队(曾改名为四十二军卫生学校),1951年创建于辽宁海城;(6)中南空军军医学校,1951年创建于湖北省汉口市;(7)江西省军区卫生学校,1950年创建于江西省南昌市,校址在潭子口原一七五陆军医院处。此外还有中南军区后方勤务部卫生部药剂训练队等。
        1952年11月24日,中南军区发布命令:“奉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11月5日命令,中南军区应组成两个军医中学,番号称‘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九军医中学’……一、以原华南军区卫生学校为基础,与广西军区卫生学校、原第四十四军卫生干部训练队合编组成为第八军医中学(驻汉口)。该中学下辖之一个护士队,以第六十一陆军医院护士学校改组而成(该队附设于第六十一陆军医院内)。二、以河南军区卫生学校为基础,与中南军区后方勤务部卫生部药剂训练队合编组成为第九军医中学(驻长沙)。该中学下辖之一个护士队,以第六十二陆军医院护士学校改组而成(该队附设于第六十二陆军医院内)。……五、上述抽组之两个军医中学,应于十二月二十五日到达指定地点……由中南军区后方勤务部负责接收……”
        按照中南军区命令,上述各校、队于规定时间抵达指定地点,并于1953年元月,由华南军区卫校、广西军区卫校和第四十四军卫生干部训练队在汉口组建成解放军第八军医中学,魏建为校长;由河南军区卫校在长沙组建成解放军第九军医中学,王广斌为校长。
        在组建两所军医中学过程中,由于校址等具体原因,1953年5月,原驻在汉口的中南军区后方勤务部卫生部药剂训练队由原决定编入第九军医中学改为第八军医中学,为该校药科。不久后,第四十二军卫生干部训练队编入第九军医中学,马统一为副校长,中南空军军医学校编入第八军医中学,江西省军区卫生学校并入第九军医中学。
        1953年9月22日,中南军区发布命令:“奉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九月十九日命令:决定第八、九两军医中学合并,并撤销第九军医中学。”同年11月至12月,两军医中学合并完毕。仍以魏建为校长,马统一为副校长。1953年10月9日又任命高彦身为副校长。
        1954年7月,上级指示第八军医中学,由汉口迁至南昌。7月12日首批先遣人员由马统一副校长率领抵达第六军医大学原校址(即原江西医学院北院)。8月13日中南军区正式发布命令:“奉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命令,决定第八军医中学按739人之定额(含雇请工人及学员)进行整编,整编后改称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军医学校’;原第八军医中学番号即行撤销。校址设在南昌原第六军医大学校址,其行政、党政、后勤供应工作仍由中南军区后方勤务部负责,并指导该校按军委一九五四年六月一日颁发的‘军医学校编制表’进行整编。”所有人员分10批,于9月27日全部抵达南昌新校址,接管了第六军医大学的部分教师和设备。
        第八军医学校的办校方针为: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针,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遵循党的各个时期的总路线和建军的总方针,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放在首位,为解放军正规化、现代化建设,为巩固国防和抗美援朝的需要,培养政治坚定、技术优良、身体健康,具有高度的爱国主义和国际主义思想,掌握医学科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平战结合并具有军事知识及军事素质的国防卫生干部。
        9月21日,中南军区发布调出高彦身副校长的命令。9月24日,中南军区后勤部发布命令:“奉中南军区八月二十七日干特字39号公布各医院干部任职命令”,任命牛步云为第八军医学校校长,魏建为第八军医学校副校长,马统一为第八军医学校第二副校长兼一七三医院院长。10月7日,中南军区后勤部发布命令:奉中南军区1954年9月7日命令,调任阎海为第八军医学校政治委员,李彦为第八军医学校政治处主任。10月9日,对第八军医学校整编命令公布后,根据中央人民政府人民革命军事委员会1954年6月1日颁发的《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医学校编制表》,开始进行整编工作。整编后,第八军医学校的组织系统为:训练处(辖教务科、文具教具供给科)、政治处、干部科、队列科、物资保证处(辖军需科、给养管理科、卫生所)、财务科。全校设政治、军事体育、卫生勤务学、生物学、生理学、微生物学、病理学、寄生虫学、生化学、解剖组织学、军事卫生学、药理学、放射线学、内科学、外科学、眼科学、耳鼻喉学、皮花学、妇产科学、小儿学等20个系。招收的学生除医学专业外,还有药学专业等。为做好整编工作,总后勤部卫生部派出整编小组到第八军医学校协助工作。1954年底结束整编工作,全校94人调他部,11人转建,20人转业,43人解雇,8人待分配,调入138人,全校原有1050人,整编后有1020人。10月12日,江西军区后勤部发函:“接中南军区后方勤务部勤计字二九二号公函称:‘一七三医院原划归江西军区供给,现改由第八军医学校供给’,据此确定一七三医院自本(十)月一日起,由第八军医学校供给。”11月,在原第八军医中学党委的基础上增补了医院负责同志与新到校的负责干部,成立了新一届的党委会,阎海为党委书记,牛步云为党委副书记。1955年1月,经中南军区党委正式批准。
         1954年12月28日,中南军区后勤部转发的中南军区命令规定了第八军医学校的隶属关系:党政工作归江西军区管理,干部调配由中南军区后勤部干部处负责,业务指导由中南军区后勤卫生部负责。1955年7月,南京军区根据军委总后勤部关于“第八军医学校归属总后勤部建制,在总后勤部学校管理部尚未正式公布前,其业务领导、党政、行政、供给工作均暂请南京军区后勤部领导负责”的电示,决定该校的党政、行政、供给工作由江西军区予以代管,业务领导由南京军区后勤部卫生部负责。1956年6月23日,江西军区遵照国防部同年1月28日及军委总后勤部6月14日指示,将第八军医学校(含一七三陆军医院)拨归总后勤部建制,其业务教育、干部管理、政治工作和行政管理由总后勤部直接领导,物质保证、编制装备的武器、军士以下人员的调配、医院药品、器材、病员收容任务仍由江西军区负责。
        1955年3月,第八军医学校根据上级指示,成立军衔办公室,开展尉官军衔审定上报工作,经国防部最后审查评定大尉20名、上尉33名、中尉76名、少尉321名。同期,经国防部长批准,授予牛步云上校军衔,阎海等中校军衔。11月28日,共青团中央第一书记胡耀邦在校大礼堂对全校教职员工作了《关于前途问题》的报告,指出,“落后了要赶上去,要在不同阶段达到不同的目标(赶超英美)”,他强调说:“我们有这个本事,有这个雄心和志气,我们的前辈能够打下江山,我们也一定能建设江山,建设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
         由于第八军医学校前身的医学教育机构数目众多,校址迁移不定,没有完整档案,因此第八军医学校在1955年9月曾对本校及前身学生来源、期名重新认定。第八军医中学医科一、二期为原华南军区卫生学校医科一、二期;第三期为原广西军区卫生学校医科一期;第四、五期为原华南军区卫生学校医科三、四期与广西军区卫生学校医科二期合成;第六期为原四十四军卫干训练队学员。第九军医中学医科一期为原河南军区卫生学校医科一期。第八军医学校五二学年级第一、二、三、四教学班,为原第八军医中学医科八、九、十期。
        1956年1月30日,第八军医学校召开全校党员代表大会,并选出党委会,其组成人员如下:阎海为第一书记,牛步云为第二书记,阎海、牛步云、李彦、徐亚光、魏建为常委。该届党委会由南京军区党委于1956年7月10日正式批准。同年9月7日,解放军总后勤部党委同意补充苏震为中共第八军医学校党委常委。
        1956年2月7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发布国奖字十四号命令,授予周永志独立自由奖章、解放奖章;授予于兴泉、付秉权、张培、张国忱、郝敬如、纪周、马强、崔景文等解放奖章。1957年9月9日,江西军区干部部转发上级命令,授予赵君独立自由奖章。
        1957年6月18日国防部长彭德怀发布国防部第172号命令,授予红军时期、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营以上军官勋章。授予牛步云三级八一勋章、二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二级解放勋章,授予曾云三级八一勋章、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授予赵君三级八一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授予苏震、梁凯轩、魏建、阎海、肖泽宗、王孝贤和赵俊峰等三级独立自由勋章和三级解放勋章,授予唐玉芳、郝午正、马隄、郭志文、张铸文、常铭纲、郭志中、宋群、张惠和潘文举等三级解放勋章。同年,一七三医院创办附属卫校,校长由唐玉芳兼任,招收学生100名。
        1958年6月6日,卫生部、解放军总后勤部联合发出《关于交接医务学校、医院的决定》,将南昌第八军医学校等七个单位移交卫生部领导,并提出了对在校学员的具体处理意见:1954年级学员于暑假毕业后由军队分配工作;1955 年级学员于当年11月底前由第八军医学校负责将原定理论课程授完后,即由军队分配到各医院实习,实习期满后由军队分配工作;第八军医学校的1956年级、1957年级学员由第四军医大学接收,并按原教育计划训练至毕业,交接工作限于1958年暑假期间完成。《决定》规定了移交原则:营房、营具、装备物资器材除武器弹药及其他军队专用的物资外,其余通用之装备物资全部随单位移交,库存和多余部分原则上全部由军队调出。《决定》规定移交工作在7月底以前结束,军队负责供给至8月底,从9月1日起由地方接供。

        两校(院)合并的筹备过程
         根据1958年6月6日卫生部、军委总后勤部联合发出的《关于交接医务学校、医院的决定》,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副政委李耀、训练部副部长杨尚高、总后勤部卫生部部长孙仪之与中央卫生部副部长钱信忠、崔义田等负责交接事宜,并由双方指派干部组成工作组,协助各被移交单位办理交接。
        早在公布第八军医学校交给中央卫生部领导这一决定之前,卫生部已与江西省人民委员会达成协议,即该校由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接管,并与江西医学院合并。1958年6月8日,江西医学院与第八军医学校联合召开党委会,出席会议的有许德、林怀远、刘毓瑞、苏震、魏建、梁凯轩、宋群、马隄、崔景文、程广金、薛琳、程崇圮、谭启民、傅彬、严慕苏、邓碧青、邓泽材以及卫生部代表周司长、总后勤部卫生部代表陈处长。许德主持会议,林怀远宣读党委委员名单。会议决定医院的名称暂不变,待合并以后再考虑改变,会上还研究了招生规模等事宜。
         6月11日,两院校党委会继续举行联席会议,牛步云到会参加了讨论。会议决定一七三医院命名为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江西医学院附属医院改名为江西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两个医院的编制和配备一并保持,决定江西医学院办公地址设在原第八军医学校办公地址。刘毓瑞转达了卫生部周司长的意见:“(合并后的)医学院是全国设备最好的医学院,要求多下蛋。”许德在会上正式宣布:“明天下午算为正式合校。”
        6月12日,卫生部正式决定,将第八军医学校交江西省人民委员会接管。江西医学院与第八军医学校联合举行会议,中共江西省委书记处书记、副省长方志纯和总后勤部副政委李雪三中将出席了会议,并宣读了有关江西省人民委员会将第八军医学校与江西医学院合并的决定和党委委员名单,还宣布了两所医院更名的消息。会后,两校教职员工举行会餐祝贺,晚上还举行游园晚会。
        7月12日,接交委员会与中共江西医学院、第八军医学校党委向中共江西省委报告了“医学院与第八军医学校并校后,新的党委成员与各处室以上干部配备意见”。院党委和行政主要领导如下:院长兼第一书记许德(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兼医学院院长),第二书记兼副院长林怀远(原医学院党委书记兼副院长),第三书记阎海(原军医学校政委),第四书记刘毓瑞(原军医学校政治部主任),副院长魏建(原军医学校副校长)、尚友(原江西医学院副院长)、孟宪荩(原江西医学院副院长)。党委常委有:许德、林怀远、尚友、魏建、阎海、刘毓瑞、严慕苏、谭启民、程广金、苏震。后因阎海并未到职,由刘毓瑞就任党委第三书记。此届党委会在以后被承认为中共江西医学院的第二届党委会。
         江西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其前身为一七三医院)和第二附属医院(其前身之一为江西省立医院)源于国立中正医学院教学医院。国立中正医学院创办于1937年,首任院长是倡导公医制度的先行者王子玕,学院设有解剖、生理及药理,病理(包括法医)、内科(包括放射学)、外科(包括妇产科)、公共卫生6个系科,学制为6年。1937年4月,江西省政府决定将江西省立医院作为国立中正医学院实习医院。不久,抗日战争爆发,学院被迫迁离南昌,先后迁至江西的吉安、永新,云南的昆明,贵州的镇宁,江西的泰和、永新、南康,福建的长汀等地。1939年9月,国立中正医学院与国立上海医学院联合在昆明设立门诊处。1940年11月,在贵州镇宁县城设立保健室,旋即改为门诊处。1941年12月,在江西永新设立门诊处。这些都是教学医学院的初级形式,是为了满足学生临床教学需要而设置的。直到抗战胜利后,1946年国立中正医学院迁回南昌原址,才正式创立教学医院。1949年5月南昌解放后,国立中正医学院改名为南昌医学院。不久,南昌医学院及其教学医院被军管会接管,随后学院几经拆并,隶属关系和名称屡次更改,先后改名为解放军华中医学院、中南军区医学院、第四军医院、第六军医大学。1954年3月,第六军区大学迁离南昌,其教学医院改名为一七三医院,先后隶属江西省军区和第八军医学校。国立中正医学院于1943年至1951年共培养毕业生345人,涌现了一批杰出校友,如陈灏珠、黄志强、程天民、黎磊石、黎介寿、葛宝丰6位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烧伤专业泰斗中国工程院院士黎鳌从20世纪40年代起一直在该校工作;国际著名科学家牛满江也曾在该校任教。有一批毕业生,如吴燮卿、徐雪儿、符式珪、朱越藩、孙周、吴忠华、董苌安、李建业、王素娟、孙砚田等教授一直留在江西医学院执教。

        两校合并后的江西医学院
         党政管理
        两校(院)合并后,组成新的江西医学院党委领导班子,领导全校党的工作。1959年尚友、76苏震、严慕苏同志因工作调动离开江西医学院,此时,中共江西医学院党委常委有许德、林怀远、刘毓瑞、魏建、程广金、谭启民等共6人。
         1959年9月29日,江西省委任命乐峰为江西医学院党委书记,此时,江西医学院党委会书记有:许德、林怀远、乐峰、刘毓瑞。
         两校(院)合并后组成新的江西医学院行政领导班子,全面负责学院行政工作。不久,尚友因调动工作不再任江西医学院副院长。1959年7月27日,经中共江西省委常委会决定,程崇圮任江西医学院副院长。9月29日,中共江西省委任命乐峰兼任副院长。此时江西医学院的行政领导为:院长许德,副院长林怀远、乐峰、孟宪荩、魏建、程崇圮。1961年,刘毓瑞调离江西医学院。
         1961年4月27日至4月30日,江西医学院第二次党代表大会举行。出席会议的共有156名代表,其中包括第二届党委会尚在本院工作的委员林怀远、乐峰、魏建、程崇圮、程广金、谭启民、宋群、王振春、邓碧青、薛琳、邓泽材、崔景文和傅彬等13人。乐峰在开幕式上讲了话,林怀远代表第二届党委会在会上作工作报告,魏建、程崇圮、谭启民、宋群、关中精、崔景文、唐玉芳、傅彬、陈惠民等人在会上发了言。会议选举了中共江西医学院第三届委员会,委员共有21人。经过中共江西医学院第三届党委会全体委员选出常委会,其组成人员有:许德、林怀远、乐峰、魏建、程崇圮、程广金、傅彬、马会卿、唐玉芳、崔景文、谭启民。许德为党委第一书记,林怀远、乐峰为党委书记。同年9月,宋群被补选为党委常委。1963年许德去职,林怀远任学院党委书记,乐峰任学院党委第二书记。
         根据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在一切高等学校中,应当实行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校务委员会负责制”,经中共江西省委宣传部批准,1959年9月23日江西医学院成立了新一届的江西医学院院务委员会。其组成人员为:主任委员林怀远,副主任委员乐峰、孟宪荩、魏建、程祟圮,常务委员林怀远、乐峰、刘毓瑞、孟宪荩、魏建、程崇圮等13人。

         学院组织机构
         1958年7月,两校合并后,江西医学院党的组织机构有:党委办公室、组织部、宣传部;群众机构有:工会、团委;行政组织机构有:秘书室、教务处、总务处(含保健室)、人事处、科学研究室、图书馆。上述各机构均设正副处长(主任)和秘书,未设独立的科级机构。另外,还设置了农场、小学、幼儿园等附属机构。
        1959年10月,江西医学院的组织机构设置如下:党政机构为党委办公室、宣传部、组织部以及基础部、医疗系、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等4个总支和行政支部。行政机构为教务处、总务处、人事处、院长办公室、科学研究室、生产办公室、基础部、医疗系、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群众机构为工会、团委。年底,学校决定:党委所属各部处不变,增设统一战线工作部,部长由党办主任兼任或另选拔干部。行政机构为院长办公室(内含秘书科、教学行政科、科研科、总务科、财务科、给养生产科、保健室)、基础部、医疗系、卫生学系、儿科学系。
         1960年初,学院党委统战部正式成立,与党委办公室合署办公。同年,党委决定,教务处与基础部、医疗系合署办公。在“三反整编”运动中,省编委下达江西医学院精简任务为200名,精减后应保留人数为1,359名,通过下放干部加强农业生产第一线、劳动力清理以及退职退休等措施,学院实际精减人数为203名。1月20日,经学院院务常委会第六次会议通过,成立了儿科系系务委员会及系常务委员会,孟宪荩兼任主任委员,顾毓麟、杨宝文、曾立胜、王季鸿为副主任委员。2月21日,学院党委常委会议决定,组成中共江西医学院直属机关总支委员会与学生总支委员会,放射医学系与卫生学系均成立党支部委员会,直属学院党委领导。4月,学院创办马列主义、放射医学、卫生学、生理、人体解剖、生物物理、现代物理、微生物、生物化学等9个专业和人体心血管、组织培养与组织化学、寄生虫性地方病、免疫学、营养学、内分泌,高血压中药治疗、植物化学与有机化学、胶体化学与仪器分析、肿瘤病理、烧伤、针灸与经络、心血管外科、新陈代谢等14个专门化研究室。11月7日,根据省委宣传部批复,学院成立卫生学系与放射医学系。卫生学系内设人民公社卫生教研组、除害灭病教研组、劳动保健教研组、营养研究室;放射医学系内设4个教研组。
        1961年5月30日,学院成立医疗预防处,与科研处合署办公。10月9日,学院决定在卫生学系内设立5个教研组:保健组织学、流行病学、劳动保健学、环境卫生学、营养卫生学。12月27日,经院党委第25次(扩大)会议讨论决定:基础部与教务处分开办公,成立基础部部务委员会;医疗系与教务处分开办公,医疗系下设办公室,并于一附院设医疗系一部办公室,二附院设医疗系二部办公室;儿科系设在江西省儿童医院,市立第一医院为儿科系的协作教学基地。以上机构自1962年1月1日起开始分立办公。根据党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学院决定撤销卫生学系与放射医学系,分别改为医疗系卫生教研组和工业卫生教研室,在卫生教研组内设保健组织学、卫生学、流行病学等3个教学小组。
        1963年9月,学院行政机构为:院长办公室、教务处、人事处、总务处、图书馆、基础部、医疗系、儿科系、第一附属医院、第二附属医院。

        教学工作
        两校合并后,学院的教学条件大为改善。全院院址面积扩展到633亩,其中院本部南北两院共505亩,第一附属医院90亩,第二附属医院38亩,建筑面积达10万余平方米,其中教学用房2.9万平方米,医疗用房2.9万平方米;各种主要设备均大幅度扩充,显微镜626台,比色计54台,切片机14架,分析天平40台,电冰箱25个,水温箱10个,干燥箱21个,温箱26个,高速沉淀器2架,电动双记纹鼓15个;图书资料6万余册,其中中文图书1万余种,45,000册;外文图书7,900余种,12,476册;中文杂志284种,2,871册,外文杂志445种。附属医院扩展为2个,病床达800张。此外还有6个教学医院。教学力量大为加强,全院共有教学人员350人,其中副教授19人,讲师59人,教员32人,助教173人,教学辅助人员67人。

         扩大教学规模
        为了跟上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步伐,并充分利用两校合并后的优越条件,从1958年始,学院大规模扩大和增加招生来源和数量,除招收应届高中毕业生外,还免试招收了部分调干生,他们都来自地方和军队卫生部门,是基层医疗单位的骨干,相当一部分还是团级以上的领导干部。此外,首次从全省应届高中毕业生中免试招收了部分品学兼优的保送生。1958年学院招收425人,较1957年翻了一倍多。到1959年,全院在校学生达到1,872人,其中医疗系本科163人,儿科系60人,三年制医疗系专科135人,一年级保健组织34人,另有护士学校学生86人,业余大学医疗系130人,检验班30人,外文系58人。此外,根据中央指示精神,进行了医学教育教学改革与探索。贯彻执行《高教六十条》,减轻学生负担。

         科研工作
         两校合并以后,江西医学院的科研工作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合并前的1958年初制订的全院科研计划中,国家题有15题(国家题全省共18个),经江西省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审定的15题,经江西省医学科学研究委员会批准列入江西省计划的有24题,其余一般题(院题)87个,总计141个。1958年全院共完成了学术论文142篇,其中公开发表了50篇,完成了各类技术革新19,500余项。同年,二附院张以延与龚胜连合作研制的“心房颤动除颤器”获卫生部金质奖,开创了本院教师获部级科技奖的先河。
         1959年,成立科学研究委员会,科研经费27,080元。全年共完成学术论文477篇,编入《江西医学院国庆10周年献礼科学论文目录集》的有192篇。全年举行学术活动360次。
        1960年,完成国家课题9题,华东协作题与省题15题,院题138题,完成率达68.94%。同年,蔡锡麟被评为“全国先进工作者”。
         1961年,完成研究工作的课题55个,全年完成学术论文108篇。
         1962年,按计划全部完成的有24项,按计划部分完成并作出小结的13项,跨年度按计划完成本年任务的有19项。全年共完成论文242篇。12月,学院党委根据教育部《关于为老教师配备科学助手的意见》精神,决定为二级教授孟宪荩(外科)、程崇圮(内科)、孙明(妇产科),三级教授刘懋淳(皮肤科)配备科学助手。
        1963年,全部完成课题43项,部分完成课题36项。全年共完成论文361篇。7月,卫生部成立了医学科学委员会,委员有江西医学院教授郑兆龄等181人。卫生部科委下面设若干专题委员会或专题组,程崇圮为内科学专题委员会委员,刘懋淳为皮肤病学专题委员会委员,杨学志为妇产科学专题委员会委员。
         1964年,科研计划共列题98个,其中国家题13项(计30题),省题35个,院题33个,绝大多数国家题都得到落实。全年共完成论文和小结共343篇。当年,江西省湖口县突发“湖口病”(后来命名),全年发病1,026例,病死94例;1965年又发生96例,复发165例,病死4例。在省卫生厅领导下,学院派出十余位老师参加了防治工作,取得很好的效果,并获卫生部嘉奖。
        1965年,列科研题61项,其中国家题24项,省题22项,院题15项。由于政治运动的频繁进行,不少课题没有完成。完成的课题中有水平较高的项目,如生化教研组彭伟堂“关于鸟氨酸氨基移换酶活力的测定方法”,是当时国际上的一种最快速的简便方法,易于推广和下农村。二附院张以延研制的“心室纤维性颤动消除器”,对于拯救手术中发生心室纤维性颤动的病人免于死亡具有重要价值。该产品荣获首届全国无线电工程制作二等奖。学院生物化学专业作为全省唯一的硕士学位授予点开始招生,导师为赵天睿。
        1966年,科研计划共列题13项,其中国家题1项,省血吸虫病研究委员会题1项,省卫生厅题5项,院题6项,但由于“文化大革命”的冲击,多数科研项目被迫中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