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西医学院
1966年-1976年
发布时间:2017-05-06 阅读量:
危难中的江西医学院
(1966年-1976年)
“文化大革命”初期的江西医学院
“文化大革命”期间,江西医学院同全国所有高等院校一样,备受摧残,饱经劫难,学校正常工作秩序被打乱,教学、医疗、科研等各项工作受到严重影响,但经过全体师生的艰苦努力,学校的教学、科研、医疗等各项工作在复杂的环境中艰难前进。
1966年5月下旬,学院党委成立了“文革办公室”,领导和组织全院师生员工学习文件,开展运动。6月23日,调原福州军区步兵学校政治部主任张九同等5人组成省委工作组进驻学院,由张九同负责全面工作,马金元、王玉延、张夫君、纪永明分别负责学生党总支、基础部、一附院和二附院的工作。随着运动的发展,省委工作组失去控制局势的能力,于9月下旬撤离学院。10月上旬,省委又派张达三、汤化生等来学院组成新党委,张达三任党委书记。但这时新党委事实上无法进行工作,学院全部停课,学生转向社会活动。
1967年4月开始,绝大多数同学走进课堂或到各个医院进行专业课学习和临床实习。同年9月,由于支“左”部队的进驻,同学们又回到学校,许多同学仍坚持进行临床学习。
1967年9月,由王传科、董义来等5人组成的首批“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院。这批军宣队后来参加了学院和附院革委会领导班子,直至1970年5月才撤离学校。1968年6月8日,省革委会下达赣发[68]276号文件,批准“江西医学院革命委员会”成立,江医革委会由42名委员组成(暂缺5名),王殿阁任主任,军宣队队长王传科及史文仁、陈树义、程广金等4人任副主任。学院革委会成立以后,一、二附属医院革委会相继成立。在学院革委会成立后不久,成立了学院革委会党的核心小组,由王殿阁、王传科、陈树义、许昌华、赵惠山、韩来凯等6人组成,王殿阁任核心小组组长,王传科任副组长。两个附院的革委会,也相继成立了党的核心小组。
1968年9月3日,省革委会派出由江西拖拉机厂徐玉祥、赵浩良等30人组成的“毛泽东思想工人宣传队”进驻江西医学院,徐玉祥任队长,赵浩良任副队长,其他队员分别派驻基础医学部、学校机关和一、二附院,领导学校清理阶级队伍和斗、批、改,直至1969年7月才撤离学校。
1968年10月,江西医学院革委会根据省革委会的要求,为落实毛泽东 “5·7”指示和“把医疗卫生工作的重点放到农村去”的“6·26”指示,在工宣队和军代表的帮助下,全院80%的教师、干部分别下放到安福、泰和、永新、新干、峡江、上高、余干、德安等县;69、70两届学生下放到军垦农场;两个附院的医务人员,于1967年和1968年,组建“6·26”医疗队下到全省农村巡回医疗。后来,全部就地安家落户。一附院医疗队分布在遂川、永新、安福等县,二附院医疗队分布在波阳、石城、都昌等县。1968年6月,学院还组织了以68届学生为主体的“6·26”医疗队,共300余人,分赴余干、遂川、瑞金、湖口、波阳等十几个县,一方面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一方面为贫下中农防病治病,并开办了“6·26”服务站,开展了对听障人士、小儿麻痹等疑难病症的治疗。他们背着药箱,走村串户,为缺医少药的边远山区农民群众服务。66届毕业生于1967年9月全部分配到基层卫生单位,67、68两届毕业生分别于1968年7月份和11月份也全部分配到农村基层医院。学校剩下的人员不到100人。
江西医科大学
1968年11月1日,经省革委会批准,成立了“江西医科大学临时领导小组”,王殿阁任组长,负责江西医学院与江西中医学院的合并筹备工作。1969年5月29日,省革委会政治部下发赣政[69]16号文件,决定江西医学院与江西中医学院正式合并为 “江西医科大学革命委员会”,王殿阁任主任,原两个学院的革委会副主任、常委、委员(除己调出外)仍为江西医科大学革委会的副主任、常委和委员,共计25人,王传科、王汝泉、苏震、史文仁、陈树义、程广金等6人为副主任。1970年9月,省军区向江西医大派出原○四八四部队的谭鸿云、韦玉琪、马保初等3人组成的第二批解放军毛泽东思想宣传队,参加学校的领导工作,这批军宣队,直至1975年5月才撤离学校。1971年12月27至29日,召开了中共江西医科大学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在院史上被认为是学校第三次党代会),与会代表53人(正式代表58人,因公缺席5名),大会选出了中共江西医科大学委员会。同年12月31日,省革委会政治部下发赣政干[71]89号文《关于成立中共江西医科大学委员会的批示》,批准了中共江西医科大学委员会人选,王殿阁任书记,谭鸿云、苏震任副书记;党委常委有10人,即王殿阁、谭鸿云、苏震、王汝泉、陈树义、马保初、韦玉琪、许昌华、赵惠山、程崇圮;还批准增补谭鸿云、程崇圮等2人为江西医科大学革委会副主任,马保初、韦玉琪、赵惠山和魏建等4人为校革委会常委。江西医科大学党委成立后,下设7个党支部,其中5个学生连队党支部、1个机关党支部和1个附属医院党支部。党的生活和党的工作初步得到了恢复和开展。
学校下迁与两个附属医院的脱钩
1970年2月,根据省革委会的统一部署,江西医大校址由南昌下迁到吉安市郊区青原山区原康复医院(精神病院)和青原古寺,实行面向农村开门办学。当时,学校没有一个学生,干部、教师剩下不到100人,然而,要在短期内将两个学校的教学仪器设备、科研器材,办公用品、生活用具等,全部拆、包、装箱,以车、船装运至300公里以外的青原山。但全校上下克服各种困难,在不到三个月的时间里,基本上完成了学校下迁的搬运任务,为5月份新生开学上课作了物质准备。学校下迁后,江医南院校舍拨给福州空军医院,原教学大楼改修成病房;北院拨给中共江西省委党校,办毛泽东思想学习班。原有的教学、实验设施,全部被拆除,校舍面目全非。与此同时,两个附属医院相继与学院脱钩,划归南昌市管辖。原学院在两个附属医院教学编制的临床教师,全部脱钩,归属于南昌市卫生部门。一附院改为“南昌市第一医院”,原一附院的门诊部拨给南昌市急救站。二附院改为“南昌市第二医院”,并在南昌市湾里区耗资100余万元兴建了一所500多张床位的湾里医院。原二附院的医务人员一分为三,三分之一人员留在原医院支撑门面,三分之一人员去湾里参加建院劳动和开办新医院;三分之一人员下乡医疗。
招收首届工农兵学员与面向农村开门办学
1970年3月,根据省革委会教育组招生通知的精神,学院从全省农村招收了525名工农兵学员,学制为1年,后延长3个月,“社来社去”,不包分配。在招收的学员中,不少是农村的“赤脚医生”。5月4日,学院在青原山正式开学上课。根据培养目标、学员情况和办学条件,当时学校制定了一个特殊的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整个教学分基础与临床两个阶段,前者4个月,后者11个月。基础课教学在学校本部青原山古寺庙里因陋就简进行,由本校基础与临床老师混合任教;临床课教学和见习、实习全部下到省内3个地区25个县(市)医院,以此作为临床教学基地,实行所谓全方位的农村开门办学。聘请当地医院的医生,作为临床教师,担任学生的临床讲课、临床见习和毕业生实习的指导工作。在教学组织和领导建制上,将525名学员划分为5个连,每个连队配备3~4名干部,4~5名教师,并建立临时党支部,负责全连的教学和师生思想政治工作。学员下教学基地后,师生思想政治工作由连队带队干部与当地医院党支部共管;教学组织安排由带队老师与当地医院领导共同协商,按学校制订的教学大纲和教学计划要求执行。在招收首届工农兵学员的同时,学院还参加了为全国培训“赤脚医生”的工作,仅1969—1970年,就举办了3期“赤脚医生”短期培训班,先后为农村培训了300余名“赤脚医生”。
新建校舍与开展医疗、科研工作
学校下迁到青原山后,为了创造基本的教学、医疗和科研条件,由省革委会拨出近百万元的资金,新建和修建校舍4栋,新盖门诊部1栋,扩建了修配厂、印刷厂、药厂和实验室,建筑面积达8,093平方米。
江医迁回南昌
学校迁回南昌原址
学校下迁近两年的办学实践证明,在一无临床师资、二无附院教学基地的条件下,要培养适应现代科学技术发展的高级医学专门人才是极其困难的,有些教学科研上的问题是无法解决的。为了发展江西医疗卫生事业,培养高级教学、医疗、科研人才,广大干部、教师纷纷向省革委会提出学校迁回南昌办学的建议。省革委会于1971年9月8日决定,同意江西医科大学迁回南昌原址。1972年4月5日,江西医科大学胜利完成学校迁返任务。学校经过上、下两次搬迁,不仅人力、财力浪费很大,而且教学、医疗、科研的物品、仪器、设备损失惨重。据粗略统计,损坏的主要教学设备器材折合当时人民币就达50余万元。同时,在学校搬迁中,还有一批仪器设备调拨给了地市县医院和卫生防疫站,仅显微镜就300余台,折合当时人民币20余万元。至于在青原山新建的8,000余平方米的校舍和门诊部全部无偿地留给吉安市康复医院。
学校迁回南昌后,由南昌柴油机厂工人组成的第二批工人毛泽东思想宣传队进驻学院。工宣队由12人组成,魏腊根任队长,周正琪(女)任副队长,后增补戴申屏、月光华两位副队长。根据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文教办公室1974年3月4日文教党发[1974]字第003号文件精神工宣队队长魏腊根为学院党委常委和革委会常委,其余副队长为学院党委和革委会委员。第二批工宣队直至1977年2月11日才撤离学校。
两个附属医院“复钩”
1970年2月,省革委会决定学校下迁后,原学院两个附院下放归南昌市管辖,正式与学院脱离关系。1972年5月,省革委会决定恢复原一附院、二附院与医科大学的隶属关系。将“脱钩”的附院“复钩”,将附属医院原为学院编制的临床教师和下放的临床教师,全部归还于学院,为学院办学提供了必要的场所和师资条件。
干部、教师和医务人员“复钩”
1968年10月,学校干部、教师和两个附属医院的医务人员,先后下放707人,其中学院238人,一附院263人,二附院206人,他们下放到全省47个县(市)公社,组织关系、工资关系全与学校脱离。1972年8月底起,学校根据省革委会有关文件通知的精神,先后派出专人或发出公函,到下放人员所在地联系,逐一了解和落实下放人员的复钩工作。截至1973年5月,已有445人先后复钩,其中学校本身干部教师137人,一附院159人,二附院159人。5月份以后,剩下的部分人员陆续复钩,只有极少数人由于当地的需要和本人的意愿而没有复钩。这批下放人员的复钩,不仅加强了学校和附院的骨干力量,而且大大地激发和调动了干部、教师和医务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初步改变了学校和附院教学、医疗、科研的面貌,使学校和附院丧失的元气逐渐得到恢复。两个附属医院,不仅医院制度、秩序得到恢复,科室得到重建,医疗质量逐步提高,而且病床数也有回升。一附院病床由1965年的507张增到1975年的581张;二附院由1965年床位420张增到1975年的425张。这表明,经过两三年的恢复,两个附属医院的病床数达到“文化大革命”前的水平。
原医科大学的撤销与江西医学院恢复
1972年11月14日,省委办公会决定:将江西医科大学改为江西医学院:江西医学院校址,仍为原医学院校址;江西中医学院迁原江西药科学校内,原药科学校并入江西中医学院。1973年3月28日,江西省革命委员会以赣革发[1973]49号文正式将此事通知全省各高校:“经国务院批准,同意恢复……江西中医学院”,“将江西医科大学改为江西医学院”。1973年2月13日,江西省革命委员会政治部通知,彭福山和崔景文任江西医科大学党委常委。江西医科大学改为江西医学院后,院领导班子作了调整,王殿阁继续担任江西医学院党委书记兼革委会主任,杨杏珍(女)、苏震、谭鸿云(军代表)任党委副书记兼革委会副主任,陈树义、史文仁、王汝泉、程崇圮任院革委会副主任,原有医科大学革委会常委和委员,仍为医学院革委会常委和委员。
校舍的修建与教学组织的恢复 改革学制与招收工农兵大学生
1972年4月,学校迁回南昌原址后,将被拆除的教室、实验室等教学、实验设施重新修建起来,以适应教学和科研工作的需要。在整理和修建校舍的同时,学院先恢复了基础医学部和临床医学部。两部恢复后,分别将各基础课和临床课教研组恢复或重建起来,以便开展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基础医学部先后成立了药理、生理、生化、病理解剖、病理生理、微生物、寄生虫、生物、组胚、人解、数理、化学、外文、体育等14个教研组;临床医学部成立了原子医学、卫生学、医学、精神病学等4个直属教研组;一、二附院相应成立了内科学、外科学、妇产科学、儿科学、五官科学、皮肤病学、传染病学、口腔科学、放射科学等9个教研组;重建了内基和外总两个实验室;恢复了马列主义教研室的哲学、政治经济学和中共党史等3个教研组,这为学院和附院教学、医疗和科研工作的开展起到了保证作用。1973年12月25日,江西医学院成立教育革命领导小组,组长为苏震,副组长为魏腊根和程崇圮。
根据当时中央教育部和卫生部关于高等院校学制改革的指示,学院由五年制改为三年制,毕业生由本科改为专科。学院从1972年8月开始招生。其中72级333人,73级401人,74级417人,75级459人,76级458人。在这五届学生的教学中,学院以两个附院和南昌省级、市级医院为基础,仍坚持面向全省地(市)县级医院开门办学。学院与省卫生厅共同商定,选择在医疗技术设备条件较好,交通较便利的萍乡、景德镇、清江、丰城、南昌、乐平、进贤和波阳等市、县医院,作为学院开门办学的教学基地,并新建了教学用房,有效地保证了教学工作的顺利进行。中国工程院院士丁健毕业于75级,国家计生委副主任、世界卫生组织人类生殖合作中心主任赵白鸽毕业于72级,邓榕曾就读于72级。在招收工农兵大学生的同时,学校还先后举办了5期西医学习中医进修班(简称“西中班”),共培训学员395人。其中,第一期85人,第二期100人,第三期90人,第四期70人,第五期50人。学制为1年,开设了中医学基础、方剂学和针灸学等10余门课程,并安排了五个月的临床实习,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