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档案馆

人文学院

发布时间:2017-09-29     阅读量:

         历史沿革 
        人文学院于1995年成立,当时包括中文、新闻、历史(旅游)、外语、东方文化艺术5个系。之后学院多次调整,1999年中文系与历史系(旅游系)合并为人文学院,新闻、艺术系合并为新闻传播与文化艺术学院,外语系独立为外语学院;2001年中文系、新闻系、历史系(旅游系)、艺术系分别独立成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旅游学院、艺术学院;2003年中文、新闻、历史、哲学4系合并为现在的人文学院。 
        中国语言文学系始建于1958年,有中文和新闻两个专业。1965年1月根据中央关于文科教改精神迁往瑞金办江大分校,实行“半工半读”。1968年10月随着江大撤销、教师下放而中断办学,直至1972年10月复校才复办。1977年9月,恢复了本科院校全部基础课程和相应学科教研室,并于1979年招收了普通语言学、汉语史和外国文学3个专业硕士研究生,后因故停招,1983年下半年又重新启动了普通语言学等三个专业的招生工作。1995年4月并入包括中文、新闻、历史、旅游、艺术、外语6个一级学科的人文学院。1999年中文系与历史系合并为人文学院。2001年中文系独立为文学院。2003年中文系又与历史、哲学、新闻合为人文学院至今。中文系现有汉语言文学、对外汉语教学、戏剧影视文学3个本科专业,有中国语言文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文艺学等8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教职工58人,其中教授16人,副教授18人,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7人,硕士学位教师18人。 
        新闻与传播学系始建于1958年,并于当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至1961年,共招收四届学生220人,1965年停办。受“文化大革命”的影响,1965—1972年江西的新闻教育中断了8年。1973年,江西大学复办后,在中文系内设立新闻学教研组,后改为新闻教研室。1983年12月8日,江西大学向教育部呈送《申请补批新闻专业设置的报告》并成立新闻系复办筹备小组,1984年教育部批复同意。1984年4月,经省教育厅批准,江西大学新闻系正式恢复。为适应社会需求,在办好新闻学本科专业的同时,1987年还创办了摄影本科专业,1992年创办了广播电视新闻学本科专业。1996年创办广告学方向,2001年广告学专业开始本科招生。2001年1月,改系建院,成立新闻与传播学院。2003年6月,新闻与传播学院改为新闻与传播学系,与中文、历史、哲学组成新的人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系现有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三个本科专业,有新闻学一级学科硕士点,新闻等3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教职工40人,其中教授5人,副教授11人,博士学位教师10人,硕士学位教师20人。 
        历史学系源于创建于1923年成立的江西大学历史研究室。1980年成立历史学系,并开始招收历史学专业本科生。1982年获得中国古代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为江西省文科最早获得硕士学位授予权单位。1984年创办图书情报学专业(1987年图书情报学独立建系),1985年创办档案管理学专业。1993年历史学系创办旅游管理学专业,2001年独立成立旅游学院,下设历史学系和旅游管理学系。2002年获得专门史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5年获得档案管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学校撤销旅游学院,历史学系并入人文学院,旅游管理学系并入经济与管理学院。历史学系现有历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中国古代史、专门史、档案管理学3个硕士点和历史学、档案管理学2个本科专业。历史学本科专业是江西省高校品牌专业,档案管理学专业是江西省目前唯一设立的高等教育档案管理学本科专业和硕士研究生学位专业。现有教职工26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5人,博士学位教师9人,硕士学位教师9人,3人在职攻读博士学位。 
        哲学系前身为1958年成立的社会科学系。不久,社会科学系更名为哲学系,设哲学和政治经济学两个专业。1962年9月,更名为政教系,设马列主义基础理论专业。1965年5月,政教系迁入瑞金分校。1966年8月又返回南昌。1968年10月随江西大学撤销而解散。1972年10月,江西大学复校,哲学系改名政治系,设哲学和马列主义基础理论专业。1980年,在政治系基础上建立哲学系,不久又建立哲学研究所。1984年,开始招收中国哲学专业硕士生,1986年,获得中国哲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1988年,增设行政管理专业。1995年,哲学系与法律系组成政法学院。1996年,在哲学系基础上设立行政学系、行政管理科学研究所。1998年,获得科技哲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0年,哲学系从法学院分出,成立哲学与公共管理学院。2001年,获得伦理学专业硕士学位授予权。2003年,哲学系与中文系、新闻系、历史系组成人文学院。2006年,获得哲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予权。哲学系现有哲学一个本科专业,哲学一级学科硕士点,马克思主义哲学等6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教职工20人,其中教授8人,副教授8人,具博士学位教师13人。 

        学院概况 
        人文学院有文史哲三大学科门类,是集教学、科研、实验与实践于一体的人才培养基地。学院现下设中国语言文学系、新闻与传播学系、历史学系、哲学系共4个系;1个基础实验中心:现代传媒中心;2个研究院:赣学研究院、国学研究院;2个省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客赣方言与语言应用研究中心、江右哲学研究中心;8个校级研究所:影视艺术研究中心(胡辛工作室)、胡平工作室、道德与宗教研究所、当代文学研究所、赣文化与古籍研究所、哲学研究所、语言类型学研究所、茶文化研究所。 
        学院现有教职员工177人,其中教授35人、副教授42人,具有博士学位者59人、硕士学位者41人、在读博士生7人。学院有中国作家协会会员4人,教育部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3人,享受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15人,省高校中青年骨干教师8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2人,省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科研学术骨干2人,硕士生导师70人。现有在校本科生2,162人,研究生560人。 

        教育教学 
        学院以“化天性为德性,化知识为智慧,化情感为情操,化良心为良行”为院训,以“育人为本、教研并重、兼容并蓄、致善致用”为办学理念,以“服务社会”、“文化引领”为职责和使命,努力打造学院办学特色。 
        为了实现跨学科专业之间的交融和渗透,强化学生的专业基础,学院重点建设现代汉语、现当代文学、古代文学、新闻学、传播学、中国古代史、档案学、中国哲学、西方哲学等基础课程,已有国家特色专业1门(汉语言文学专业),国家精品课程1门(现代汉语)、省级特色专业1门(新闻学)、省级精品课程8门(伦理学、中国古代史等)、省级教学团队1个(现代汉语教学团队)、省级重点学科4个(文艺学等)。 
        学院具有先进水平的教学硬件设施,各系和所属的科研机构拥有数十万册专业图书资料,资料室总建筑面积为2,000余平方米;拥有集电视摄像实验、广播电视节目制作、新闻广告摄影、平面图像设计等为一体的硬件设施一流的现代传媒中心;拥有与重点学科相配套的语音室、微机房、多媒体投影系统、语音分析仪、彩色扫描仪等设备较先进的中文系实验室、历史系实验室。 
        学院已形成以研究生教育为龙头,本科教育为主体,留学生和成教为两翼的多层次、多规格的育人体系。研究生教育有中国语言文学、新闻与传播学、哲学3个一级学科学位硕士点,有中国哲学、新闻学、中国古代史、文艺学、汉语言文字学、广播电视艺术学等19个二级学科硕士点。本科层次设有汉语言文学、戏剧影视文学、对外汉语、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广告学、历史学、档案学、哲学9个专业,其中汉语言文学、新闻学、广播电视新闻学、历史学、哲学专业为江西省品牌专业。学院成人教育涵盖各层次和专业,是江西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汉语言文学、秘书学、新闻学专业的主考单位。对外汉语教学中心留学生来自美、英、法、德、日、韩等国家。普通话测试站面向全校师生服务。 
        学院努力加强学生的自学能力、创新能力和个性的培养。为加强人文社会科学拔尖人才培养工作,2009年10月学校成立国学研究院,设立国学实验班,在全校选拔25名学生实行专才培养,此后每年选拔一届国学实验班。 
        学院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课堂讲授、案例讨论、情景模拟、社会调查、专家讲座等多样教学方式与方法,将课堂讲授与学生独立思考和相互讨论相结合,增强了教育教学效果。同时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挑战杯”大赛和大学生创新论文大赛、鼓励选修课程进行专题讲授、开办前沿学术讲座课程、吸收学生参加教师科研课题调查和研究等途径和方法,有机地实现科研向教学的转化。 

        科研工作 
        学院重视科研项目尤其是国家级项目的申报工作。2008至2010年学院科研项目申报500多项,以专任教师人数计,人均申报数3项次以上。科研项目立项320项,以中高级职称计,人均约立项2次;横向科研项目立项10项;省部级以上成果奖励52项;主办、承办全国或国际性学术会议次数7次;发表国内权威刊物论文50多篇,CSSCI刊物论文115篇,中文核心期刊论文410多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