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昌大学档案馆

基础医学院

发布时间:2017-09-29     阅读量:

         历史沿革

        1921年江西公立医学专门学校成立,即开始了基础医学教育,首届招收了32名医科专业学生。1934年,学校分教务、事务、训育、业务四处,教务方面分基本、临床二系。基本系下设13个学科,各设主任1人。1952年元旦,江西省立医学专科学校升格江西省医学院后,调整教学行政机构,学习苏联教学建制,将学系改为教研组,基础课各教研组直属基础医学部。1958年江西医学院与第八军医学校合并后,1959年10月正式成立基础医学部党总支,1960年医学院党委又决定教务处与基础医学部、医疗系合署办公。1961年12月27日医学院常委第25次(扩大)会议讨论决定并经上级同意,基础医学部与教务处分开办公,成立基础部部务委员会。“文化大革命”时,江西医学院与江西中医学院合并成立江西医科大学,并下迁到吉安市郊区青原山区实行开门办学,教学组织机构遭到极大破坏。到1972年4月学校迁回南昌原址后,在整理和修建校舍的同时,学校首先恢复了基础医学部和临床医学部。两部恢复后,分别将“文化大革命”初期解散和“文化大革命”中期合并了的各基础课和临床课教研组恢复或重建起来,以便开展教学科研工作。基础医学部先后成立药理学、生理学、生物化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生物学、组织胚胎学、人体解剖学、数理学、化学、外文、体育等14个教研组。1977年恢复高考后,医学院机构设置仍沿袭“文化大革命”后的格局,到1984年2月17日和1986年4月16日江西省机构编制委员会两次行文(1984年15号文、1986年第40号文)批复江西医学院处级教学机构中均有基础医学部设置,1989年5月12日省卫生厅以[89]卫函人字第57号文《关于江西医学院教学、业务机构设置的批复》中也有基础医学部设置,此后历次机构调整改革均有基础医学部设置。两校合并后,原属基础医学部的外文、数学、物理、化学和药理学教研室归并到南昌大学的相关院系,并于2006年1月改为基础医学院。
       由于基础医学院的历史较长,据当年曾在医学院基础部任职和工作的离退休老同志回忆,新中国成立初期至“文化大革命”期间先后担任过基础部(基础医学院前身)党政主要领导的有谭启民、程广金和薛琳等。


       学院概况
       学院现有5个系: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系、细胞与分子生物学系、生理及神经生物学系、病原生物学与免疫学系、病理与法医学系。有人体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细胞生物遗传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生理学、神经生物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免疫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法医学等12个教研室。省重点学科2个:生理学、人解解剖学与组织胚胎学。省精品课程1门:断层解剖学。省优质课程6门:生理学、生化与分子生物学、病原生物学、人体解剖学、免疫学、组织胚胎学。挂靠学院的省级学会有江西省人体解剖学会、江西省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会、江西省生理学会、江西省微生物学会和江西省神经学会。
       学院现有在编教职工133人,其中教授21人,副教授44人,博士33人,硕士57人。副高以上职称者占教师总数48.9%,研究生以上学历者占教师总数67.7%。国务院和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4人,江西省“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2人,省级教学名师3人,江西省青年科学家2人,江西省高校中青年学科带头人4人。


       教育教学
       基础医学院一直承担着医学类各专业全日制本科、专科、研究生、成人继续教育基础医学课程及学校相关专业通识选修课程的教学任务。
       学校自1921年8月至1940年医学专科招收旧制中学或高中毕业生,学制5年。1940年5月接当时教育部令“应抗战建国需要”,“增加医学学生数”,“可以招收初级中学毕业生”,试行六年制。1945年秋季,又招收四年制医学专科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主要有外语、体育、数学、生物学、化学(含有机分析化学)、物理学、解剖学、组织学、胚胎学、生物化学、生理学、细菌学、寄生虫学、病理学、药理学和体育。同时为附设高级护理职业科和附设高级药剂职业科学生开设相关基础医学课程。1952年,学院对1950年和1951年招收的高中毕业生专科班次调整为医学本科,学制五年,从此迈开了基础医学本科制教育的步伐。1965年生物化学作为江西省唯一的研究生专业开始招生,实际招生1人。
“文化大革命”时期医学院同全国所有高校一样,正常的组织机构被打乱,教学科研工作受到严重影响。1970年2月,实行开门办学,根据当时教育部和卫生部关于高等院校学制改革的指示,医学专业由五年制改为三年制,毕业生由本科改为专科。从1972年8月到1976年连续招收了五届工农兵大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主要有外语、军体、人体结构学、人体功能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药理学。
       1978年2月,五年制医学本科专业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工作恢复。1979年9月,研究生招生工作恢复。1982年新增五年制口腔医学本科专业,同年9月开始为口腔医学本科专业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1985年6月和7月,五年制卫生系(后改为预防医学系)和儿科医学系相继复系,同年9月开始为预防医学和儿科医学专业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1990年成立影像医学系,开始为影像医学专业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1993年,在国家统一招生计划外,增加了自费生招生计划,从1993年起连续三年招收了三届临床医学专科专业学生。开设的基础课程主要有英语、体育、医用物理学、医用化学、生物学、人体解剖学、组织与胚胎学、生理学、生物化学、微生物学、寄生虫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和药理学。同时为成人教育医学及相关专科专业开设基础医学课程。1999年成立护理学系,开始为护理学专业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2000年开始为新成立的药学专业进行基础医学课程教学。同时为成人教育医学及相关本科专业开设基础医学课程。2006年生理学被评为省示范性硕士点。截至2010年,学院有生物化学与分子生物学、人体解剖与组织胚胎学、药理学、病原生物学、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生理学、细胞生物学、免疫学、神经生物学、遗传学共10个学科专业招收研究生。其中,除为基础医学专业研究生开设基础医学及其专业课程外,还承担临床医学专业研究生基础医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自1989年以来,学院共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2005年欧阳群玲等的《医学网络教学研究与应用》),省级优秀教学成果奖12项,其中一等奖3项,二等奖4项,三等奖5项。


       科研工作
        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基础医学院教学科研人员响应上级号召,分别进行有关地方病和流行病研究工作,特别把危害人民身体健康的血吸虫病作为科研重点。寄生虫学教研室曾先后深入血吸虫流行重灾区余江县、玉山县及九江地区等地实地调查研究,找到了夹竹桃叶杀螺和茶枯杀螺两种方法,如《钉螺杀灭法的实验研究》《蚊虫与流行乙型脑炎流行关系》《乙型脑炎病毒中间宿主的调查研究》等,并开始新药研究,当年被列入卫生部科研计划项目。药理学教研室进行了“茶子饼杀灭钉螺的实验研究”,该科研成果以论文形式发表在1955年《中华卫生杂志》第1号。1958年列入国务院科技规划委员会医药组编制的有关血吸虫病研究计划项目有15项。直到60年代中期,血吸虫病方面的研究在全国有一定影响。1965年生物化学教研组开展了关于鸟氨酸氨基甲酰移换酶的研究,建立了鸟氨酸氨基甲酰移换酶活力的测定方法,这是当时国际上的一种最快速的简便方法。
       1978年,况明星等研制的“JE-77~I型自动平衡式血流图仪”、刘汉清等研究的“针刺调整和镇痛作用与真麻效果的关系”、董长安等开展的“日本血吸虫卵抗原间接血凝试验研究”项目获省科学大会奖。1988年曾司鲁等开展的“国人脑血管的系列研究”项目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2年秦达意等开展的“油膜隔离法化学钳技术与化学依从性离子通道的研究”项目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1993年秦达意等开展的“油膜隔离法化学箝技术与化学依从性离子通道的研究”项目获国家自然科学四等奖,填补了当时江西省获国家自然科学奖的空白。1998年丁文龙等开展的“异种神经移植修复周围神经缺损的实验研究”项目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1998年万福生等开展的“牛磺酸对运动衰竭心肌和心肌线粒体损伤的保护及机制研究”项目获卫生部医药卫生科技进步三等奖。另外,期间获得省级奖励20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7项。
       对外交流
       建校初期基础医学教师多为留日归国教员。1949年后对外交流多为国内学术交流,改革开放后对外交流日益增多。据统计,1982—1989年间,陆续有美、日等国高校10余人次专家学者来学院讲学和交流,学院也积极选派教师赴国外参加学术交流和开展科研合作。
       2006年以后,院际合作和学者互访跨入新的阶段。2007年与北京大学基础医学院签订友好合作协议,2008年与武汉大学基础医学院签订友好合作协议。学院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神经生理学教授杨雄里来院讲学,并聘其为双聘院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基因研究所教授杨焕民,教育部长江学者张毓、王克威、管又飞、顾江、谭锦泉教授和“杰青”获得者朱卫国教授,新加坡国立大学李国栋教授,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熊焕贵教授等来院讲学,并聘为学院客座教授。